1. 霍尔电压的温度漂移
材料特性变化:霍尔元件的灵敏度与材料的载流子浓度(n)和迁移率(μ)相关。温度升高时,半导体材料的载流子浓度会增加,但迁移率会下降,导致霍尔电压(VH)呈现非线性变化。
温度系数:多数霍尔器件的灵敏度温度系数在 -0.02%/℃至-0.1%/℃ 之间,高温下可能出现灵敏度下降。
2. 磁铁性能的温度依赖性
永磁体退磁:钕铁硼(NdFeB)磁体的剩磁温度系数约为 -0.12%/℃,当环境温度超过 80℃ 时,磁感应强度(B)显著降低,可能导致霍尔开关动作点偏移。
居里温度限制:普通磁铁的居里点通常在 150-350℃,高温下可能完全失磁。
3. 电子元件的热稳定性
阈值电路漂移:比较器参考电压的温度漂移(典型值 ±1mV/℃)会导致开关动作点(Bop、Brp)偏移。例如,在 -40℃到150℃ 范围内,动作点偏移可能达 ±10%。
漏电流增加:高温下半导体结漏电流呈指数增长(每升高10℃约翻倍),可能引发误触发。
4. 机械结构的热效应
热膨胀系数差异:PCB(CTE约 14-17 ppm/℃)与塑封材料(CTE约 8-20 ppm/℃)的热膨胀差异可能导致霍尔芯片与磁铁间距变化。例如,温度变化 100℃ 时,1cm间距可能产生 10-20μm 的位移,直接影响磁场强度(与距离平方成反比)。
5. 极端温度下的可靠性问题
低温脆化:塑封材料在 -55℃ 以下可能脆化开裂。
高温老化:超过 125℃ 时,硅芯片载流子寿命加速衰减,金属迁移率增加,可能导致器件永久性参数漂移。